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紡錘

採集於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本件為布農族使用來紡製苧麻線的紡錘工具,族語稱為lainan。 本件紡錘由紡桿和錘頭兩個構件組成:上方是由細長箭竹(學名包籜矢竹Pseudosasa usawai Hayata)的竹莖製成的紡桿,下方是由後大埔石櫟(Pasania cornea)果實製成的錘頭。兩個構件經由竹製紡桿插入在果實錘頭上鑿穿的插鞘組合在一起。竹製紡桿上細下粗,中有一節。果實錘頭為半圓形,無殻斗,因蟲蛀蝕失重。 這件紡錘lainan是無鉤形式,但在箭竹做成的紡桿上有一個節,紡線前先在這個竹節上打活結,打好的結就不易鬆脫。錘頭則為後大埔石櫟果實,這種果實可以長到直徑4.5至5公分,在各種殼斗科植物錐果中,算是巨無霸,形狀和大小都很適合用來做錘頭,後大埔石櫟生長的區域和布農族的活動區域大致相符,是生活周邊容易取得的材料。 布農族女子通常會擁有多個紡錘,當一個紡完繞滿線後就先收著,再換下一個繼續紡線,就這樣不斷的準備線材,一直累積到足夠織出一件衣物才會停止紡線,因為從前沒有秤重和精準丈量的工具,紡錘就是布農族女子的度量工具。接下來,她們會將一個個紡錘上的線繞到理線器上進行整理,然後再進行後續的煮線、染色與織布等工作。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