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市七張

七張位於宜蘭市的東北方,「張」是土地面積的單位,一「張」犁大約是五甲地。現在的七張里在清治時期屬民壯圍堡七張庄,1940(昭和15)年劃歸為宜蘭市,終戰後定名為宜蘭市七張里。 1892(光緒38)年宜蘭發生大水,有句俗諺:「五間崩到柯仔林」,意思是宜蘭河河水氾濫改道,從宜蘭市、壯圍鄉交界處的五間,一直到壯圍鄉的柯仔林,也就是現在的壯六及七張。這些地方的良田全成了河埔,因此,七張這個地方也被叫做「沙埔仔」,而此次洪水徹底地摧毀了鄰近的噶瑪蘭族流流及辛仔羅罕等社。 1912(大正元)年總督府完成土地測量之後,認為沙埔仔這個名字不好聽,因為宜蘭平原到處都有沙埔,容易混淆,所以重新命名為七張,又依水位的高低分成上七張和下七張。 七張位於宜蘭河北岸,因為河水相隔,使得地方發展受限,比較屬於偏鄉,沒有大量的人口移入,雖然曾經因附近有磚窯業及糖業的興盛而繁榮一段時間,然而這兩項產業陸續轉型式微後,七張再度沒落。七張慈雲寺是社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也稱為「沙埔仔佛祖廟」。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七張路
  • 別名
    沙埔仔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761954
  • 所在地-經度
    121.778234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七張
  • 資料來源
    話說宜蘭,2014,張文義,宜蘭市公所。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1895~1945)/清治時期/戰後時期(1945~)
  • 交通方式
    步行、自行車、機車、汽車、公車
  • 撰寫者
    彭名俐(撰寫人)、鄭思漢(攝影者)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761954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778234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宜蘭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宜蘭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七張路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