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乾隆初年王家訟案的析釋   

康熙50年清廷設置兵的軍防措施促進了竹塹的開墾。王世傑於康熙57年率領王佐及泉州鄉親百餘人至竹塹,歷經數年便成立起南庄與北庄兩個墾區庄,又聚集業主修建四百甲圳,持有大租權與水租權。乾隆初期以後,王家迅速落敗,原因被歸咎為長期與鄭家爭訴,期間因耗資甚鉅便向臺灣城守營參將借款,敗訴後無力償還而典售產業。事實上,據《浯江鄭氏家乘》記載鄭家來到竹塹的時間距離甚遠,反而是《台灣土地慣行一斑》記錄到王世傑與王佐等人來到竹塹開墾後,擁有南莊大租權的王佐一派內部發生糾紛而訴諸官府,爭訴者為支付訴諸官府的費用,於是將南庄的大租權抵押給臺灣城守營參將,最後更典售出去而成為隆恩息庄。由此可見,王氏落敗之因應歸咎為王佐一派內爭而將南庄典售。就在南庄改隸為隆恩息庄後,四百甲圳亦被稱為隆恩圳,但後者並未被典售,反而是王家在道光年間因未能維持圳路暢通而喪失水租權,臺灣城守營又在日後取得溫家水租而成為隆恩圳租。另一方面,由王世傑一派管理的北庄,在代代經營下仍保有一定的財力,直到日本來台後大租權被政府收買,才開始走向衰弱。因此由南庄大租權的典售、王家水租權的喪失以及北庄大租權為政府所收買來看,可見「王家訟案」並不與鄭家有關。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30&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張德南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4/01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