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種植園在日治時期為「新竹州立赤土崎林業試驗場」,待二次大戰後才以標本林、樹木園取代原先林業試驗之定位,民國四十九年又隨台灣林務局改制而隸屬於新竹林區管理處。高峰種植園面積有35公頃,與寶山鄉為界,臨近科學園區、工業研究所與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園區有高峰路與寶山路相接,位於高峰社區中,與青草湖、谷奇峰樂園及十八尖山林公園呈帶狀線地系統。隨著社區外來者的遷入,培養遊客對環境與生態保護觀念,並且給予新竹市民適當的休閒環境空間越顯重要。另一方面,高峰種植園的標本林木數量繁多,具有相當完整的植物生態體系,使得種植園的定位逐漸轉向市民休閒與教育。高峰種植園以自然保育、遊憩以及社區三方面為發展方向,即保留原先的生態環境、建設符合生態的設施物、進行交通系統的改善、導入生態教育,同時進行土地調查,以期提供新、舊住民一個兼具知識性與教育性的生活空間。而在遊憩的同時,高峰種植園豐富的植物生態體系具備可看性,因此可規劃對外來喬木、外來灌木、原生喬木、原生灌木、蔓藤類以及蕨類等植物特性的步道解說。只有當給予考量環境的發展方案,再透過新、舊住民的共同參與以及市政府的推動,高峰植物園才有可能不會流於一般的植物園。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30&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