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竹東南郊區的十八尖山,地貌獨特,內含豐富生態資源,本篇將從十八尖山的地質介紹到各類動植物等自然生態環境。 十八尖山的地表樣貌多變,地質保水性卻不佳,植被較差的地區常有侵蝕或崩塌的狀況;而植被豐富又多樣,有著良好的濱海丘陵環境,包含多種木本植物、熱帶樹林、各類花卉等,整體環境極佳。 植被的豐富、地形樣貌的多變,動物資源也相對豐富多元。鳥類為十八尖山最常見的動物,也是最容易被觀察到的,而常見的哺乳類動物有赤腹松鼠,爬行類動物由蛇類和蜥蜴類所屬最多,兩生類動物常見的有蟾蜍、樹蛙等,但因近年來環境破壞嚴重,加上缺乏穩定水源,兩生類動物相對較少;另外節肢動物種類眾多,昆蟲與蝴蝶包羅萬象、應有盡有,蜘蛛的數量及種類也相當驚人。 生態的豐富資源要維持不易,除了需要減少人為的破壞,長久且有計畫的規劃將能發揮此地生態資源的效用。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9&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