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彭炳耀先生訪談記錄   

彭炳耀,1930年出生於新竹市,因為父親彭楷模在年輕時靠著不錯的語言能力與廣闊的交友經歷了許多辛苦的生意經營,使其從小家中經濟條件就較一般家庭富裕,而彭炳耀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由於母親的嚴格培養,有一番好觀念如用餐禮儀、細心及勤儉等。 在日本殖民時期,他的童年生活因為天生好動與打抱不平的個性有著滿滿的少年打架經驗,教育方面則是受到許多日籍教師的教導,無論好的或壞的,都對他一生的做人做事下了一定基礎,其中對於四年級時遇到的曾老師有著無限感恩。隨著戰爭的逼近,彭炳耀必須開始面對現實生活中難以預計的問題,而為了兼顧生命安全及可以領薪資的考量下,參加少年工徵召,並先後在日本高座空C廠、三菱大江航空機制所與武庫川的川西航空廠工作,當時生活的不適應多為天氣寒冷、食物供應不定。 因為日本的戰敗,1946年回到台灣生活,但因先前日治時期的學歷不被認定,而在生活上遭遇很大的困境,需要重新適應新環境,在這之中產生了對於國民政府的不滿之處,更因時代的改變,對於過去日治時期的生活有所懷舊,所幸身邊還有相同經驗之人的陪伴,他們一同組織了「留日高座同學會」,藉此聯絡感情以及尋求慰藉。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8&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何湘妃、陳瑞玲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3/08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