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第一位開業西醫師─石安勉  

新竹第一位開業西醫師─石安勉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新竹第一位開業西醫師─石安勉  

西方醫學因15-17世紀地理大發現荷蘭殖民而開始出現在台灣,雖然當時還只是簡陋的醫療設施,但在後來清代統治的教會醫學時代,外科手術等醫治解決了許多人民的疾病,讓台灣人民拓展了西方近代醫學的新視野。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日人對於西方醫學、醫師的課程教育更是十分重視,強調人格修養以及醫事法則等。 新竹第一位開業西醫——石安勉,生於1881年,是新竹基督教長老會的初代信徒,從小因家貧無法就學,在接受基督信仰後,對於沒上學這件事深感可悲,因此19歲的他開始就學於新竹公學校,雖然因較晚就學而有些許心理障礙,但秉性聰穎的他認真進取,獲得特准參加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第六屆醫科招考,後來成功考取醫學校。 初期醫學校教育採用的是全公費制度,全寄宿制、伙食費、學雜費,每年供應制服、皮靴以及可領零用錢,只要畢業後必須要公立醫療機構服務5年,而其中的皮靴是為文明開化(易服、放足斷髮)而作的福利。 石安勉在結婚以及取得醫師執照後,在北門街開設醫館,除了協助殖民政府有效控制病毒擴散,也因曾貧寒過,特別體恤家境清寒而付不出醫藥費的病患,後來更成為教會長老。石安勉在他的助人工作中融入了他基督教信仰、醫學教育以及文化認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8&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創作者
余耀文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3/08
ISBN
ISSN10287329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