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郊」意指進出口貿易商人或同業商人所組成的團體,其對於地方社會事業參與的情形,可以竹塹地區的行郊——金長和來說,金長和最遲在道光中葉時已正式出現,成立的原因在於重建長和宮與管理抽分,作為地方上的商業組織,需要塑造良好形象,爭取地方政府與民眾的支持,好能穩固社會地位後取得號召力吸引新興郊商加入,因此在社會事業參與上有一定的積極態度。 金長和主要參與的是地方公共建設方面的捐款及興修,可以視為對於其經商環境的一種維護和改善,但僅限於竹塹城附近,而在慈善事業、地方政務上都表現較冷漠的態度,可看出金長和在社會事業參與上有一定的侷限性。也因金長和較大稻埕、鹿港等地的行郊來的侷限,因此在商業發展上較不其他大港市的繁榮,組織規模也沒有區域性行郊繁雜。 因為金長和在社會事業參與上並不活躍,因此改由個別的紳商扮演著重要的地位,主要參與橋梁的建造與義塜的設立,在慈濟方面則是建立了一些機構如養濟院等,從參與的次數與廣度上,可看出一個紳商家族在該地區上所佔的地位,甚至成為地方性、區域性的領導人,藉此兩關係的比較,能夠了解到在清代的竹塹地區,地方上的權力紳商家族是勝過於金長和的。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8&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