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泰來自山東濟南,生於民國十三年,十六歲那年經由親戚的引介到濟南市的裕順泰木器行當學徒,抗戰勝利後加入空軍服役,在油縫木工部服務,民國三十七年來台灣,四十二年落腳新竹樹林頭,他時常替眷村鄰里的居民製作門窗及木製家具以貼補家用,五十九歲時因考慮到收入的現實問題從軍中退役,仍然從事著木工的工作,直到後來的一場車禍才正式退休。 在本篇文章的訪談中,張金泰首先談到了他學習木工手藝的緣起,回憶到當時在中國大陸家鄉濟南的木器行做工時的情形,接著說起年輕時辛苦的學徒生涯,從一開始的打雜、刷漆、擦拭等基本技術開始學起,便要耗時一年左右才能學習如何鋸木頭,製作凳子、椅子,當學徒的生涯薪水十分微薄,甚至往往沒有什麼零用錢。 抗戰勝利後張金泰選擇投考空軍,當時的戰機有許多零件是木製品,因此張爺爺便在航空委員會濟南飛機修理廠工作,直到民國三十七年來到台灣,在屏東的軍機場工作,直到後來到了新竹才開始給軍隊外的人做木工。 正式成為木工師傅後,張金泰回憶起了給客人做神桌時因信仰的緣故必須在客戶限定的時間內做完木工的窘況、以及自己憑藉著經驗揭穿了商家的不良木材的往事,最後張金泰則道出了從軍中退伍的原因是為了負擔孩子的學雜費。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18&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