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木器工業地景輪廓之初探   

新竹的木器工業在時代的變遷中,發展出特殊的產業風貌。清代由泉州、福州來的唐山師傅,帶著木工技藝落腳臺灣,其中竹塹城後車路一帶隨著市街擴張,成為傳統木作師傅的群聚之地,供應了在地民眾生活與婚嫁所需的家具、嫁妝。日本時期,引進日式工法、現代技術與機具,木器工業的產業規模得到奠定,卻也對傳統手工木器生產業造成衝擊。二次大戰後,社會變遷,勞動價值改變,純手工的木器工業遭到擠壓,技術也面臨斷層。舊日後車路之木匠工坊群走向凋零後,家具店雲集的西門街區躍為居民家具在地供給的龍頭,卻也面臨日益壯大的家具大賣場的強勢競爭。新竹木器工業同時也是臺灣近代歷史與國際間互動的產物。在冷戰美援支持下,新竹高工創設了家具木工科,建立了第一個木工技職體系。駐臺美軍與美籍觀光人士更刺激起了外銷傢俱風,雕滿東方符號的漢式家具大受歡迎,南大路的「美國箱子」產業急速成長,新竹藝術雕刻木器廠迎來興盛期。第二波熱潮由日本觀光客源帶來,在日式家具潮刺激下,家具工廠如雨後春筍,產業風貌再度變換。至此新竹木器工業已走向了高度資本化、機械化與專業分工。外銷熱潮消退後的今日,新竹木器工業面臨著轉型的考驗,從何追索新的方向成為共同的課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18&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吳佳穗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11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