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縣採訪冊─塵封百年見天日   

《新竹縣採訪冊》源於光緒年間台灣巡撫邵友濂成立福建台灣通志總局,編修《台灣通志》,雖一度佚失,現今透過日本統治初期的抄本重現於世。陳朝龍為光緒年間的義塾教師,被新竹知縣委任為採訪冊總編輯,完成後遇日人侵台,雖抄本被偷偷保存但世人皆認為只剩殘本,甚至因此認為,《鳳山縣採訪冊》較可代表新竹,以下就來比較兩者異同,兩書都有欠缺的地方,也都頗為詳盡,在貞孝節烈、詩詞方面是鳳山縣一書較為完備,但在孝友、番社方言、土客風俗方面有詳盡記載。而關於《新竹縣採訪冊》在竹塹的研究特色,則包括詳細記載1718年王世傑開發竹塹、竹塹地名由來、祠廟香燈祀租、匾文集當地人事資料、首次撰寫到客庄風俗的差異等五大方面的史料。本文的寫作目的,最主要是希望能幫陳朝龍所編撰的《新竹縣採訪冊》正名,他的著作影響了《新竹廳志》、《新竹縣志初稿》的做成,也首創客庄風俗的寫作內容,他對新竹歷史的貢獻,無疑應該被世人所看見。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19&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張德南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1/0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