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的自由車選手李漢琛   

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每戶人家都有自由車是件在正常不過的事,可在日治時期就不一樣了,當時擁有自由車是富有的象徵,雖然二戰結束前已經有不少人使用自由車,但還是不普遍,更不用說自由車運動是多常見的事。 1910年左右李先覺(1892-1942)引進了自由車至新竹市內行駛,而自1930年左右起開始有人民團體起身舉辦友誼賽,參加選手多為各家自由車業的工作者,李漢琛(1916年生)則為其中一人。其進入叔父李先覺的自由車店做學徒,習得三年多便與其兄李漢欽開自由車店維生,為了參加自由車比賽,他們藉由上下班路程充實訓練,累積體力、腳力後便報名參加市、州甚至全省的自由車比賽。李漢琛最高的紀錄為1936年8月16日參加台灣日日新報社主辦的第一回全台灣自轉車競技大會,獲得個人一萬公尺第三名,雖然李漢琛對於這樣的成績感到很可惜,也再挑戰過一次全省性比賽想雪恥,但最後只落得第四名的成績。 不過李漢琛為新竹市熬出了名頭,成為了風雲人物的事實不變,因為前期李漢琛等人推動了自由車運動的風氣,新竹市在二戰後才會有其他自由車業者也竭力提倡自由車活動,並且在組隊訓練下參加多次比賽贏得冠軍,揚名全省。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16&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謝水森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6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