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共對峙後,台灣史的研究遭到官方權力的干涉深遠,白色恐怖對左翼思想肅清使得台灣史研究向右的歷史傾斜。直到解嚴後,台灣對於日本時期的左翼勢力研究才有系統性的專書出現。本文中以台共青年潘欽信的一生為樣本,他並非領導者以致整體形象很模糊。他是台北人但為以防被捕游而走各地,新竹成為他的避難之所,除此之外,他的記載也零星出現在台共成員的回憶錄。1924年潘欽信道上海入學,並與當地台灣人共產主義者一起活動。日本普選後由保守政權執政,日共低迷的氣氛也延續至台灣。1928年台共準備建黨,糾集上海台灣同學會的學生開讀書會被日本警察逮捕,對甫建黨的台共是沉重的打擊。潘欽信逃往廈門,1931年才返台,也草擬了台北綱領,但又遇到日本警察大逮捕遭判刑15年,二二八事件後逃到香港。1950年到中國的潘欽信,因主張台灣託管被中國懷疑,最後病死。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15&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