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中教授自小生長在日本,八歲時父親逝世後全家搬回台灣。返台後進入日本學童就讀為主的新竹小學校,當時劉教授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推動皇民化運動後,對改為日本姓的家庭的鼓勵是米、肉、糖的配給。日本戰敗後,台灣社會陷入一團混亂,尤其是對祖國軍隊的失望。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迎來了白色恐怖,在新竹中學時代他對左翼思想有憧憬,但接觸這類書籍的機會非常困難也非常危險。台大物理系畢業後任教兩年,他決定出國念書,留學的經驗對劉遠中教授而言是一種自由的滋味。當時他選擇去日本,學成歸國後回到清大任教,歷任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等職務,1982年擔任同步輻射中心可行性評估的召集人。在社會運動的參與上,他曾幫助台灣的婦女團體共同赴日向日本法院提出關於強迫台灣婦女從是慰安婦行為,要求道歉賠償。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15&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