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紮根在自己土地上的科學家─張昭鼎早年的思想與生活   

張昭鼎先生過世距今已經將近六年半了,他過世後成立的張昭鼎紀念基金會經常在新竹各級學校舉辦各種演講、營隊活動等,正是典型的社會參與的例子。當時張昭鼎跟其他學科學的夥伴開始有科學救國的想法,以科學紮根作為尖端研究的準備,以臻科學救國的理想。1960年代白色恐怖的氣氛依舊延續著,因此出國留學深造是遠離苦悶環境,了解外界資訊的唯一出路。1960年張昭鼎獲得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獎學金,赴日本原子能研究所進修,研究取向是當時流行的原子能之和平用途。在日本時剛好碰到安保鬥爭,更加強了張昭鼎的社會主義信念。1963年張昭鼎終於獲得允許赴德國的普朗克研究所深造。對張昭鼎來說,這絕不是個人學術成就、名利的追逐,更是一種社會主義理想的堅持與實踐。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15&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