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因殖民需要在台灣推動新式教育制度,但也提供台灣菁英受教育的機會,培養出專業人才,成為社會的中堅,並反過來成為對殖民政府批判的主力,在竹塹地區以蔡式穀和黃旺成為代表性的人物。在公學校時期黃旺成是典型的傳統知識份子,留清辮,閱讀大量中國傳統文學,新學方面頂多閱讀《飲冰室文集》,勤於詩文,過著傳統文人的生活。在蔡蓮舫家擔任西席時,開始和林烈堂、林獻堂、辜顯榮、陳智貴、許丙、吳朝瑞等士紳交往,擴大了眼界,廣泛涉獵新式報刊雜誌,吸收新思潮,結束蔡家的教學工作後,自組新竹青年會,並加入文協演講團,除了在報紙專欄撰寫文章之外,也以演講的方式,成為新思潮的鼓吹者,並對傳統的禮教和習俗進行批判,同時也和地方旺族鄭肇基、辜顯榮等所謂御用士紳週旋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