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藍色圓形鈕扣

台灣在1940年至1950年間,即日治時期末葉至光復初期,常民生活中玻璃器物使用之多元與普及程度,從蒐集的玻璃文物中,不難獲得佐證,推究其背景大約可歸納為下列幾點:第一,日本人在台灣積極推展的玻璃產業,趨於成熟。第二,日本發動戰爭,金屬材料優先提供軍需,民間金屬器物銳減。第三,相對於陶、瓷、木、竹等材質,玻璃器物較便宜。因此連小小的鈕扣也出現玻璃製品。

基本資訊

  • 其他貢獻者
    左羊出版社 ZuoYangPublsihingHouse
  • 創作日期
    1930
  • 地點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
  • 緯度
    25.101992/25.1023
  • 經度
    121.548663/121.54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