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戰地政務時期的坂里村公所

照片攝於1962年,為王詩平先生老宅,時作為馬祖北竿坂里村辦公室使用,此老照片由王詩如先生提供,取自2008年《坂里村落史─一個大宅的故事》一書。

馬祖於戰地政務時期以「戰鬥村」為基本的編組單位,而村公所即為執行軍方規定的基層單位,編制包括村長、副村長、總幹事與保丁。早年辦公地點多借民宅使用,建築外觀會寫上「管、教、養、衛」四字,作為政令實施依歸。依據《坂里村落史─一個大宅的故事》所述,直至1966年鄉公所購買首批水泥,由當時駐守北竿「勁風部隊」於上坂里興建一水泥鋼筋房舍,才正式為村公所所在地。而村公所除了執行基層事務、蒐集民意之外,同時亦被賦予監視村民舉動的責任,由軍方派任的尉級副村長負責,書中描寫居民對於「副村長」的印象:「『副村長會處罰人,村長是自己人』。因此,居民會比較害怕副村長,而不怕村長,雖然權力同樣是軍方所賦予,但其所賦予的懲罰權力以及與權力的連線直接程度,卻明白告訴居民『誰才是村落權力的化身』。」

書中並說明了早年村長為派任制,選任極為嚴苛,條件包括:「 1. 國民黨 2. 地方優秀青年 3. 思想單純 4. 忠誠度 5. 擔任過鄰長 6. 曾任自衛隊幹部 7. 擔任輔導長 8. 區隊長 9. 由黨部考核」。村公所的主要任務之一為召開村民大會,討論民防隊如何輔助軍隊構工、上級政令規定傳達等,為了測試村民是否了解內容,主席團也會有意點名發言。不出席開會者,隔日副村長就會懲罰村內清內工作、挖防空洞等勞役,或是不准出海打魚。另一個任務則為發出空襲避難訊號,當有大陸砲彈飛過來時,村公所亦擔負警告村民的角色。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連江縣北竿鄉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6.2245753
  • 所在地-經度
    119.9982607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坂里社區發展協會(2008)。坂里村落史─一個大宅的故事(頁41-43)。連江縣北竿鄉:坂里社區發展協會。
  • 時間分期
    馬祖戰地政務時期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6.224575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19.998260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連江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北竿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