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玻璃工業

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上/工業/礦業及礦產製品工業/礦產製品工業/玻璃工業,頁385-394。

新竹玻璃工業,開始於大正10年(1921),當時有省人廖啓明利用本地原料,設廠製造玻璃產品,但因設備,技術關係,品質欠佳,製品亦僅為小型玻璃瓶類其他玻璃器皿而已(註卅二)。新竹玻璃業之發達,具有幾項有利條件,如矽砂、石灰石等原料,而且煤炭、天然氣等燃料蘊藏豐富,尤以矽砂一項,根據《台灣省北部鑄造用矽砂調查報告》說明......台灣北部砂層分佈廣泛......新竹縣北埔之大南坑,番婆坑、峨嵋鄉之茅坪、苗栗縣三灣鄉之嵌頂寮,上福基等地仍以供應玻璃砂為主之矽砂礦區,其中以大南坑番婆坑茅坪砂區蘊量最為豐富,其成分經工業試驗所分析結果,對於製造玻璃板,窗用玻璃及高級玻璃,均極適用,請參閱台灣北部矽砂資源分佈圖(圖七),至於石灰石原料,則以關西鎮赤柯山為主要產地。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上〉,第385-394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