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上/工業/食品工業/製鹽工業,頁213-214。
民國以前,香山鄉沿海一帶,分三姓溪溪南一帶(今之大庄),浸水庄及客雅溪溪北(虎山)三處日曬製鹽區。日據時期,鹽專賣法規定,鹽農必須將鹽成品,送至日本人管理的「鹽管園」(位於今之浸水庄)統一專賣,不得私售。該園由日本人主理事務,並聘僱當地工人十餘位協辦,園區設鹽倉及輕便車、鐵軌(註六十八)。 本地區之製鹽法,因受地理環境影響,無法如同南部其他鹽區,直接導引海水入鹽田、日曬、收鹽。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上〉,第213-214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