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上/工業/食品工業/醬類工業,頁205-207。
中國菜講究色、香、味俱全,故烹飪時所使用之調味料種類很多。醬是指調味的食品和調味品。據周禮天官冢宰記載:「凡王之饋、羞用百二十品......醬用百有二十甕。」可知不同食物要配不同醬料。論語鄉黨篇亦有子日:「不得其醬不食」之記載,可見醬類工業之歷史悠久與影響深遠(註四十五)。 醬類業分醬油、醬菜、味噌三種。民國四十五年至五十四年間新竹市轄內醬油業者有十八家,醬菜業者有六家、其中一家兼製味噌,未加入工會的小型加工業(家庭式)十幾家。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上〉,第205-207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