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上/農漁業/漁業/漁業生產/近海漁業,頁108-112。
本市之近海漁業發展,在台灣光復前後,因海岸劃入要塞地帶,船隻出入受限制,漁業普遍不發達。民國三十七年,本市近海漁業僅有延繩釣漁業,其生產額共447,345公斤;民國三十八年,約增加四倍,達1,907,569公斤。民國三十九年,因海漁況欠佳,出海日數減少,且駐軍對港口管制加嚴,生產量減至880,149公斤,民國四十年約增二倍,達1,619,858公斤。(註二十)民國五十年,為1,439公噸,民國六十年,增為4,096.7公噸,民國七十年,再增為6,635.9公噸(註二十一)。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上〉,第108-112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