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之沿革

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上/農漁業/農田水利/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之沿革,74-79。

初台灣水利工程設施之修築與土地拓墾型態甚為相近。一般而言,興修水利工程所需資金與勞力,往往非個別農戶之力可逮也。因此,多透過合股醵資之方式。或由墾戶獨資修圳,如彰化之八堡圳;有由各墾戶合股興建者,如台北海山堡之永安陂;或由墾戶與各佃鳩資醵成,如台北拳山堡之公圳;亦有由眾佃按甲科派所置者,如後龍堡之貓裡莊圳(註九)。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上〉,第74-79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