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芹壁天后宮修復及再利用

芹壁天后宮於2017年指定為縣定古蹟,這間花崗石砌的廟興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約有一百五十年歷史,因年代久遠部份木作結構有受損,因此必須加以修復。超過百年歷史的北竿芹壁天后宮廟進行古蹟修復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於2019年3月6日在廟內召開修復計畫說明會(圖為當日說明會開始前於廟內所攝),聽取廟方及地方各界意見。原貌修復是最高指導原則,文化處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以及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爭取推動天后宮修復及再利用調查計畫,將修復訂為三個層級:第一級清代建物採原貌修復原則,神龕彩繪仿作、木構架去漆、石牆勾縫。第二級工兵時期採可以性修復原則,保存歷史脈絡級文哩,呈現天后宮各時期多元面貌,神龕木作基座回復、側牆彩繪木雕整理。第三級現代建物,以最大發展性原則,更新修繕現有設施,包含屋瓦新增、防水措施、地坪更新、管線抽換、碧蛙館整修。整座天后宮朝原址原貌修復為原則,文化處表示,整體計畫完成後不僅達到古蹟維護傳承的目標,更可強化芹壁人文觀光的內涵。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芹壁村53號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陳鵬雄(2019)。芹壁天后宮指定為縣定古蹟 朝原址原貌修復原則。馬祖日報(2月25日)。2019年3月12日,取自http://www.matsu-news.gov.tw/2010web/news_detail_101.php?UID=205262/;連江縣政府文化處(2019)。「連江縣芹壁天后宮修復及再利用暨調查研究計畫」說明會資料。未出版。
  • 地點-緯度
    26.224167
  • 地點-經度
    119.982406
  • 活動主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 時間起
    2019/03/0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