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西方醫療知識較不普遍,嬰兒夭折率高,因此衍生出各樣生育習俗,祈求嬰兒能平安長大;馬祖地區的生育習俗多隨福州移民帶入,帶有濃厚閩東文化色彩。根據97年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指出,割腳筋通常會在嬰兒開始學習走路之後進行,以祈求兒童走路平順,甚至人生也能走在正道上。
該普查表指出,割腳筋儀式源於過去的人認為,嬰兒兩腳的腳筋是連在一起的,直到會走路後才慢慢分開,因此需要割腳筋,幫助嬰兒早日分開腳筋,走路不再拌跌。儀式相當簡單,家中長輩會拿著刀,在嬰兒兩腳後的地板直劃幾刀,就代表割了腳筋,未來走路就不會跌倒,會健康長大走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