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生育習俗:三旦

早期西方醫療知識不普及,嬰兒夭折率高,因此衍生出各樣生育習俗,希望嬰兒能平安長大。新生兒出生後在第三天會由「好命人」洗澡換衣,並且家裏要為新生兒宴請本家與親戚慶祝新生兒誕生。

根據97年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報告書指出,新生兒當天或第二天,夫家會送紅糟雞湯到外婆家,稱作「報外家」,接著第三天,會請福壽雙全的女性長輩「好命人」幫新生兒洗澡,並且穿上外婆家送上的新衣,稱作「洗三旦」;此時,本家會「辦三旦」宴請親戚慶祝添丁之喜,外家也會送雞米到產婦家慶祝新生。

不過,早期馬祖地區在洗三旦的時候,並不會真的為新生兒洗澡,多半是作形式,甚至謹慎一點的家庭,為了不擾吵新生兒(禁沖),不一定會作三旦,但外家送雞米還是會進行。隨著新生兒夭折率降低,三旦相關習俗也漸漸少人作了。

基本資訊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馬祖新生兒誕生當天或第二天,家裡煮好一大碗公的紅糟雞湯送到外婆家,謂之「報外家」,第三天,家裡要為孩子「辦三旦」宴請本家、親戚慶祝添丁之喜,外婆家要替產婦「送雞米」。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馬祖藝文協會(2009)。生命禮俗普查表。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信仰、生命禮俗)成果報告(頁414-465)。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所屬族群說明
    閩東
  • 舉行時間
    村民嬰孩出生後三日內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