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傳統表演藝術:中柳村鼓板樂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凡遇到年節、慶典,特別是元宵節擺瞑,鼓板樂皆會隨著遶境隊伍敲鑼打鼓,聲勢浩壯。 

依據《99年連江縣傳統藝術─鼓板樂調查研究報告》,連江縣東引鄉中柳村的鼓板與閩北長樂沙堤的鼓板淵源深厚,使用的樂器有大鑼、小鑼、大鈔、小鈔、大鈸、通鼓六種,原則上每樣樂器最少要有ㄧ人負責。 中柳鼓板打法因人而異,每個人打通鼓或小鈔都能打出不同的感覺,表演者可以非常隨興表演。例如:鼓手必須自己加上輕快的尾音,以填補休止符,像是「況答」演奏成「×× ××」 或「況××× 答×××」,同時亦能演奏成「況××× ×× 」與「況××× 答」。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馬祖鼓板協會(2010)。各村鼓板特色。99年連江縣傳統藝術 ─鼓板樂調查研究報告(頁110-133)。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所屬族群說明
    閩東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