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墳墓的營建材料

馬祖四鄉五島的墳墓數量超過500座,可知的墳墓建造年代從1907年(清光緒年間)至今,時間跨度約113年,墳墓建造材料從使用當地碎石到進口的紅磚、水泥,甚至航運工具變得更便利,中國大陸製的石板也相當常見,可以說從墳墓上就能知道馬祖與鄰近地區的運輸關係。

根據《連江縣南竿鄉墳墓形式與墓園演化模式普查計畫》、《連江縣北竿、莒光、東引鄉墳墓形式與墓園演化模式普查計畫》報告指出,早期馬祖居民在挖掘礦穴後,會以小碎石和當地可取得的石磚與灰泥推砌墳墓,之後隨著戰地政務時期,有限度地開放材料進口,技工會先用紅磚砌成大型構造物,再用灰泥粉刷或水泥灌漿成素面的結構體,之後就能在牆面上雕刻花紋、吉祥字樣,或是使用二丁掛磁磚或花磚進行裝飾,而在航運變得更便利後,來自中國大陸的大型石材或石磚也成為馬祖人擴建、改建墳墓的選擇。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連江縣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6.160243
  • 所在地-經度
    119.951665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寓山文化工作室(2015)。墳墓普查資料本。連江縣南竿鄉墳墓形式與墓園演化模式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附件二)。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6.16024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19.95166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連江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