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水利與地質概況

馬祖列島四季雨量,分布懸殊。春雨雖極豐沛,利於農作,唯山坡陡峻,缺乏河川湖泊,溪谷流水逕注於海。入夏每遇颱風豪雨,氾濫農田。秋冬則現枯旱,池乾井涸,居民缺水為苦。 群島既由火成岩組成,除少數淺薄沖積層及部份岩盤表層風化變為紅色砂質黏土覆蓋外,多屬暴露岩盤,水源涵蓄不易,地下水源開發極感困難。本區地下水源計有三種:一、堆積層與風化層之儲水;二、花崗岩節理裂隙之儲水;三、沖積層之地下水。唯地下水源分布區狹且儲量小,難濟大局。 連江縣諸島,天雨地水取汲既難,飲水灌溉皆須藉助人力,挖掘淺井池塘為用。隨生活水準日益提升,民生用水激增,原有井水不敷所需。利用山谷興建水庫,降雨季節預儲多餘流入大海之水,俾能開源節流,乃為最有效途徑。自從戰地政務時期以來經農復會、水利局等單位派遣專家勘測及協助興建水利設施,逐漸改善居民用水,邁向現代化社會設施。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待確認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楊秉訓(主纂)(2014)。水資源(經濟財稅志)。載於李仕德、林金炎、劉家國(編),連江縣志。2019年1月23日, 取自網頁版http://gov.matsu.idv.tw/lienchiang/economic.html
  • 時間迄
    年代不明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