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霧砲隊船舶社發之霧號回應時才予發放,燈塔看守人員於聞及船舶霧號時,即先鳴砲一響,五分鐘後再鳴砲二聲,直到該船舶航行霧號不能聞及為止。一對霧砲,其中一尊移至南竿在歷史文物館時期門口放置。本照片取自於由連江縣政府所出版之《莒光老照片市集之一》(2006),全書中以文、圖方式敘述莒光島貌、歷史之演變,以及早期居民、國軍生活型態並透過老照片記錄莒光地區不同時期的樣貌。全書老照片源於劉榮華、東海聯誼會、馬祖日報社、劉美官、劉娟雪、曹木春等人。
燈塔霧砲隊船舶社發之霧號回應時才予發放,燈塔看守人員於聞及船舶霧號時,即先鳴砲一響,五分鐘後再鳴砲二聲,直到該船舶航行霧號不能聞及為止。一對霧砲,其中一尊移至南竿在歷史文物館時期門口放置。本照片取自於由連江縣政府所出版之《莒光老照片市集之一》(2006),全書中以文、圖方式敘述莒光島貌、歷史之演變,以及早期居民、國軍生活型態並透過老照片記錄莒光地區不同時期的樣貌。全書老照片源於劉榮華、東海聯誼會、馬祖日報社、劉美官、劉娟雪、曹木春等人。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