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市城隍廟

宜蘭市城隍廟主祀宜蘭城隍老爺。1812(嘉慶17)年設噶瑪蘭廳,廳治位於五圍(今宜蘭市),第二年,官府與宜蘭居民即合力捐資興建城隍廟。1824(道光4)年重建於現址,當時是規模不大的土角厝建築。1927(昭和2)年,廟方以宜蘭昭應宮建築為藍本進行擴建,改為磚砌建築。 城隍廟的建築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陳銀生與陳弄獅兩位木雕名師同場競藝的 「對場作」,由這兩位師傅各自帶領團隊負責一部分的木工,一決工藝技術高下,讓整座廟宇的木工製作水準很高。很特別的是在城隍廟旁,還有城隍夫人殿,裡面有一張八腳眠床,床前準備了一個「腳踏座」,以方便老爺及夫人起身下床,整體雕刻高雅細緻。1989(民國78)年,聘請大木師傅陳合元(阿添師),進行十年的大規模修繕。其間,原本無法行走的阿添師,竟能自行到廟裡拿起粗重的工具加入工作行列,他完成城隍爺交付的任務之後才辭世。 宜蘭有一句俗諺「二月初八,人看人」,形容宜蘭城隍廟早年舉行遶境時,陣頭、神將齊出,民眾參與圍觀盛況的熱鬧景象。而在本廟供桌上擺放的不只是一般廟中常見的祭品,還有竹棍及孩童的衣服,這個意思是孩子如果不好帶,本地信眾會請城隍爺幫忙管孩子,非常特別。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城隍街10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758945
  • 所在地-經度
    121.751066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宜蘭市城隍廟
  • 現況
    保存狀況良好。
  • 資料來源
    宜蘭縣宜蘭市寺廟文物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2016,陳進傳,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 隸屬
    宜蘭市城隍廟管理委員會。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1895~1945)/清治時期/戰後時期(1945~)
  • 交通方式
    步行、自行車、公車、機車、汽車
  • 撰寫者
    朱堯麟(撰寫人)、陳志倫(攝影者)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