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戰地政務下馬祖地區的漁鹽管制

昔時漁戶出海,往返費時,而諸島漁產,多銷往長樂、福安一帶。為保漁獲新鮮,多採鹽藏,俗謂做鹽。 民國7年,改自由貿易,由各島漁民組織漁團,辦理漁鹽運銷事宜,政府就鹽課稅。1922年(民國11年),漁鹽為駐閩海軍截留,招商承包,以漁鹽稅充餉糈;1924年(民國13年),由福建督辦公署委設福建鹽政善後處,沿海島嶼採包商制,設漁鹽總局;國民革命軍入閩,改革鹽政,設福建鹽務處。1928年(民國17年)冬,兼採官方專賣及包商專賣,福建省政府在青蕃澳口設鹽店、鹽倉,售與漁民。1953(民國42年)元月,南竿區成立物資調節處,隸福建省東北行署,漁業用鹽遂由該處屯儲配售。四十五年實施戰地政務,改隸聯勤司令部,更名聯勤馬祖地區物資供應處。1963年(民國52)年改隸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更名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物資供應處,負責馬祖之民生物資供應,漁鹽自在其中。東引漁鹽供銷,則另有所屬。1957年(民國46年)初,成立東引物資供應委員會。1959年(民國48年)5月,改組東引物資供應處,由東引指揮部負責,辦理重要民生物資供銷。 1992年(民國82年)戰地政務結束,馬祖物資供應處及東引物資供應處,合併為福建省連江縣物資供銷處。物資供銷處經營貸售之漁鹽,全照臺灣地區批售價格,任由民間自由採購經銷。2003年(民國92年)元旦,裁撤馬祖物資供銷處。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仁愛村19號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楊秉訓(主纂)(2014)。章(經濟財稅志)。載於李仕德、林金炎、劉家國(編),連江縣志(頁294)。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時間迄
    1992/11/07
  • 地點-緯度
    26.142257
  • 地點-經度
    119.925247
  • 時間起
    1953/01/01
  • 地點
    連江縣仁愛村19號 (119.925247, 26.14225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