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金山面聚落之特色產業

1980年,台灣首座科學園區於新竹成立,近幾年生產總值超過新台幣一兆元,被視為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台灣矽谷。1772年,客籍林特魁將金山面納入墾區,早先已開墾厚力林為主。金山面聚落的產業從早期的焗腦和稻米,到日治時期的殖產政策,但因金山面地區地勢較高,又屬紅土台地,不適合稻米耕作。日治時期較具特色的三種產業:茶業、糖業與陶瓷業。金山面地區茶業在新竹州郡有一定的地位,但1930年茶價暴跌,漸漸退出茶葉市場。日治之後,糖業成為台灣產業的主軸,在此地設立新式製糖工廠,帶動農業加工發展,1950年代因南糖北米政策,糖廠陸續關閉。新竹地區陶瓷產業始於清道光年間,活絡於日治時期,沒落於1960年代,主因是因為此地有品質很好的礦土,適合燒製陶器。生活方式是依附於土地之上,這些產業的記憶讓我們得以一窺聚落發展面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周錦宏、游明潔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2/0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