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報告 很榮幸的應邀擔任本期竹塹文獻的客座主編,接觸這樣紮實以文化資產角度累積地方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石工作,心裡不禁對開疆闢土的前輩們以及長期執筆勤耕諸位老師們感到無比的佩服與敬意,而新竹市文化局能夠持續出版堅持了十幾年,對這塊土地留下寶貴的文化資產更是功不可歿。 新竹市歷經了數百年的歷史事件的沖刷,從一個靠海的小漁港發展到現代化的城市,人們土地情感的累積可以從宗祠家廟以及城隍信仰的虔誠發展出重要的民間文化的濃厚氛圍,古早的城市防禦到新的科學園區土地發展運用的過程中,也留下了文化發展掙扎以及人文史蹟發展脈絡的情感足跡,這個過程也許未能完全但很重要的都在竹塹文獻裡盡量的留下來了。透過這些人與土地、歷史互相混雜的文化發展軌跡的整理,這些深刻的反省與思考都將會對未來回顧這塊土地發展時一個重要的鏡石。 本期的主題是著眼在以整個新竹市整個做為一個博物館來思考,除了整理過去曾經思考過的博物館群的發展主題及資源外,也對於以「博物館」的角度來思考一個城市發展過程中,如何創造一個城市博物館氛圍,創造一個有歷史感更有未來發展願景的怡人的生活城市做一個初步的整理,另外則以外國圖片案例的方式加以延伸一些可行的想像,博物館往往是城市文明發展的指標,我們期許新竹市能夠在優厚的文化基裡上,開展一個新世紀的視野,在城市建設外創造一個附有文化的文明里程碑。 在城市文化治理的脈絡下現今最重視城市行銷的概念,我們邀請了在新竹市資深的文史工作者溫文龍老師寫出了他對於美好的城市行銷願景的期許,溫老師舉出了日本和英國的一些善用本身的文化資產創造美麗動人的故事,透過整體的活動行銷生動了城市的魅力,這樣的案例分享讓我們有一個對未來的思考的參考。 而產業發展同樣的在新竹市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包括玻璃產業以及科學園區等,這些產業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留下了哪些人文的思考,以及如何對待這樣的開發歷史對於人文的衝擊,我們也特地邀請了在文化資產方面的專家學者林曉薇教授,以日本產業博物館的非常精采的實例,指出一條可行的方向。 後篇的部分照例文化局仍力邀資深的前輩繼續執筆,為我們的土地人文歷史這些軟性的人文資產留下重要的史料,最後仍然要感謝文化局的邀請,也感謝所有編輯同仁的耐心,有許多疏漏不足的地方仍請多加批評指教,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