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我的小學生活-李水圳先生的回憶

李水圳,小學教育是在新興國民學校完成的,就讀時間為1935年到1943年,其中包括新竹第一公學校的六年及改名為新興國民學校的高等科二年的教育,在校時間一共8年。 在學校時的教育,老師的教導,對其產生了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老師的一言一行及以身作則,對學生是一種無形的人格教育,勤儉、勤勉、不浪費時間等觀念及美德,這些老師在課堂灌輸的幾個簡單易懂的道理,也是終身奉行的理念。老師教學嚴格認真但注重實際的品質教育,培養實作的經驗,教育的方式不只是在課堂上的學習,還包括室外的實作學習。學生之間的互動情形,與當時教育強調「國家主義」有關,非常注重學校名譽的維護及爭取團體的名譽。 四、五年級以後,學校強制規定學生每月至少要到新竹神社參拜一次;遇到天皇生日或開國紀念日之類的重大節日,學校會帶全校師生,從學校一起出發到神社進行參拜。 李水圳重新細數小學生活的點滴時,覺得這段歲月對其最大的意義,即學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雖然接受的是殖民教育,但感受到的學校教育,卻是一個相當有品質內涵的教育。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何湘妃、陳瑞玲訪談,陳瑞玲記錄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9/07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