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塹文學】話說清末新竹陳朝龍詩

陳朝龍(1859-1903),以短暫的一生集書院講席、鄉土史採訪、團練訓練、隆恩圳圳長、詩文寫作於一身的竹塹儒生,近年新修的《新竹市志》有傳,提供了諸多與陳朝龍詩相關的敍述。 清朝末年至日治時期之前,這一段陳朝龍在臺灣新竹地區發揮所長的時期,儒家文化在「鄭氏作之,清代營之」下隨著閩南、廣東沿海一帶漢人漸漸移入也已經有相當漫長的一段歲月。距今一百餘年前的臺灣社會,相對於後來日本異族,中國大陸各省文化隨政治局勢變遷而大舉進入,以及西方文化隨東西交通發達而不斷影響,所形成的社會,是較為單純而安定的。一百餘年後的今天,我們從陳朝龍及其他當代文人的詩作中,看到了敬鬼神、法先賢、愛鄉土、勤耕讀的先民生活。 陳朝龍在世時間不長,他在臺灣新竹地區還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即有這至少一百餘首的詩作,讓後人感受其鄉土懷、中原情。而詩作之外,《新竹縣採訪冊》的纂輯也同其詩作永遠留傳於新竹,對後世新竹地區的文史愛好、研究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陳國鈞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8/11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