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於1893年的新竹市證善堂是一座歷史超過百年的龍華派齋堂。創立和守護證善堂的第一個周家是堂號「汝南」的周家,先人原居泉州府安溪縣新康里半嶺鄉;守護證善堂的另一個周家,是新竹市的蒲西派武功周家,住在泉州府安溪縣新康里卓源鄉,屬卓源鄉二世二房派下。 周其華夫婦在香山一善堂時結識潘氏普趣,之後隨著潘氏普趣到竹塹創建證善堂。武功周家長期護持潘氏普趣與證善堂,一方面是出自宗教信仰力量,其次,可能是因雙方同宗兼同鄉之誼,潘氏養父和夫家都姓周,最重要或許是鑲嵌在家族網路間的人脈資源:由於齋堂住持潘氏普趣、林氏菜玉與武功周家內眷們密切往來,因而產生的互信與互助。 此篇文章提供史料考據,目的在說明清代、日治時代以來新竹市證善堂與兩個周氏家族之間的關係,雖然兩個家族祖先都來自泉州安溪,但源流並不相同。兩個周家先因齋教信仰而結緣,嗣後又因收養、過房而產生血緣連結關係,成為親戚,在證善堂草創和茁壯的過程中,兩家子孫也相互扶持、共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