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塹信仰】褒忠義民廟祭典的法事科儀

褒忠義民廟基於歷史起源,主神「義民爺」已發展為重要的本土崇祀之一,且因該廟祭祀區域相當廣闊,被尊作竹塹地區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並成為凝聚台地客家意識的特殊核心。由此可知褒忠義民廟與台灣客家族群的關係密切,兩者幾可畫上平行等號,義民爺是客家信仰的代表,褒忠義民廟亦是客家聖地具體象徵。每年義民節祭典因安排普渡以拔薦籌魄,各輪值聯庄乃悉遵客家禮俗,敦聘釋教法師主持法事科儀,並啟建大規模之「二朝」法會,在這樣的背景下,褒忠義民廟及十五大庄採釋教儀規來辦理祭典,不僅意義非凡,更值得加以記錄和探討。 透過各項法事科儀的內容,可知釋教法師在褒忠義民廟祭典所安排之諸般行事,並非失有「神祕色彩」的迷信行為,而是有其固定之步驟與儀式的意義。實際是十五大庄眾信士的「誠心」展現,由於善男信女與義民爺間有「信仰」關係的維繫,運用各種方式希望一年一度的盛事能順利完滿,褒忠義民廟祭典正是在此前提下所形成的歲時習俗。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