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IC技術的引進與聯華電子公司的成立

為了要發展台灣的IC工業,1974年9月工研院在新竹成立了電子工業研究中心來執行政府的積體電路工業發展計劃,開啟台灣IC工業展的序幕。 由於IC生產技術極為精密,廠房設施要求環境條件也極為嚴格,其控制的成敗直接影響產品的良率。在與RCA公司簽訂技術轉移合約時,特別約定良率的目標,並以電子錶的IC良率為標準,如良率無法達到,則技術移轉不能算完成。 在工研院主導下,聯華電子公司籌備處正式於1979年9月成立,在10月成為第一家向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申請成立的公司,並於1980年5月正式成立。而工研院電子所也同時成立技術移轉小組與其配合。電子所成功地將RCA公司移轉的技術順利導入量產,但當時IC技術進展迅速,幸好當時聯華電子公司所得到的技術不僅是當初RCA公司移轉給電子所的技術,還融合了電子所累積的心血結晶,及考量未來發展趨勢與競爭環境,奠定聯華電子公司往後數年後的健全發展。 聯華電子公司如今已成為台灣高科技工業發展案例的典範,在1987年由工研院超大型積電路實驗工廠,當時為先進的6吋廠轉為民營的IC製造公司,在竹科內成立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並使新竹科學園區成為國際知名的『台灣矽谷』,這都歸功於工研院技術團隊從美國移轉技術加以發揚光大的結果。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林錫銘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7/10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