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宋柳,1910年出生於新竹赤土崎。1927年,任新竹州稅務課測量技士,目睹日人與台胞間差別待遇, 激發其抗日之決心。1930年成立東泉醬油場,以價廉物美建立商譽。1933年,潛回中國大陸,參加中國國民黨,至廣州投效第一集團軍,任軍墾處測量官。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人以鄭氏曾往中國大陸,多加以偵伺,不久即以懸掛孫中山先生遺像及思想有問題為由,強押入獄。未及半載,因父喪之故,經得以獲釋治喪。並設法偷渡返回中國大陸,不幸於藏身寧波時,被日軍強徵為通譯。 鄭氏返台後,親見日據時期為日人奔走效命者,紛紛加入國民黨,依然見重,痛心於此,遂脫離組織。1952年,推舉為市民代表,步入政壇為民喉舌。1953、1955、1958年,連續當選第二、三、四屆縣議員,任內對民眾生活習習相關者多所用心,對「戶稅多有重課」、「稅務人員慎重登記」最為關切。 鄭氏擔任縣市基層民意代表時,輕財仗義,慷慨助人。在議事風格尤有特色,評論時不作修飾,直言不諱,但句句實話。質詢時嘻嘻哈哈,輕鬆無比,卻常使當事者難以自容,因而縣議員時,被稱為「賽包公」、「要塞砲」,省議員時被稱為「幽默大師」、「拼命三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