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介紹空軍忠貞新村眷村文化,從由來、命名的根據、眷村生活的樣貌等等,希望能讓眷村人回味眷村、非眷村人認識瞭解眷村。製作整理出屬於自己村子的紀念冊,詳載村子的形成歷史與成員,讓這篇文章能像是「族譜」一樣,以保存和紀錄空軍忠貞新村眷村文化,光榮地延續,豐富新竹地方文化資產,厚植台灣多元的歷史傳承,構築人們對於眷村的集體記憶及對社區的認識。眷村生活樣貌從食衣住行育樂及眷村媽媽扮演角色可以看出當時年代的艱難生活。 眷村文化有其典型共同信仰及生活特色:強烈的敬天祭祖觀念、強烈的民族意識、族群意識、階級觀念強烈、人際關係密切、共同的生活型態。忠貞新村眷村子民在國家意識下,是秩序、忠貞的象徵,他們的共同概念是愛國情操,對國家有利的會去做;因著跟隨部隊來台,產生團結的觀念,認同國旗、國家,政府至上的觀念,同時也是眷村居民的國家認同觀。 台灣的眷村,是歷史洪流中的產物,不但見證台灣半個世紀來的風風雨雨,在早期「前方生死與共於戰場,後方同甘共苦於眷村」的年代,發揮了安定作用,空軍忠貞新村將於民國97年搬遷,有其歷史性、代表性,眷村子民始終是忠貞不渝、忠誠堅貞的愛國象徵,眷村的竹籬笆雖然要拆除,但願他象徵的精神永不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