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位於臺北市天母。寬闊的客廳中,薛培德牧師的友人──藍欽(James L. Rankin,一名駐臺美軍),男子坐在竹製沙發椅上,地板上鋪有細麻繩織成的地毯,這種地毯在當時曾流行一陣子。從照片中可以觀察出住戶的生活條件,客廳裡擺著成套的桌椅家具,還有著一些裝飾性的物件(花瓶、掛軸)。 客廳裡的擺設風格不全然是西方風格,其中也混雜著一些臺灣本地的文化、器具,像是家具是以竹、藤製成,而非木製;牆壁上的掛軸是仿徐悲鴻的馬畫,據當地人說,以前在,以前在中山北路三段上有個路邊畫廊(大同學院對面),由於中山北路與天母相通,且一些酒吧、美軍俱樂部在這附近,所以經常吸引駐臺美軍來此買畫。外交使館、外國學校、美軍眷村都座落在天母,吸引了當時暫居臺灣的外國人來此居住。一些有財力的地主、商人便在天母興建洋房,出租給外國人使用,這些洋房的建材多是使用天母當地生產的安山岩,建築工法則採用番仔砌,與當時臺灣常見的紅磚瓦屋截然不同。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