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民新新》為今日新竹縣芎林鄉文林閣所著鸞書。是台灣早期的鸞書,目的在於勸善懲惡,以神明降筆(扶鸞)方式完成,全書收錄七十六篇故事,內容以善惡報應為主軸,宣揚忠孝節義思想,極具社會關懷與道德規範,配合成書後的宣講,其通俗性與時效性,對當時的庶民行為,可發生一定的制約作用。 《化民新新》分屬「仁字」、「義字」、「禮字」、「智字」、「信字」五部,從其分類中,可看出所欲宣揚之理念,與儒家思想完全一致;其內容分析,可按善行、惡行作分類,其中善行主要是獎勵社會救濟、公共建設、興學。惡行主要是勸戒淫亂、家庭失和、侵占、欺壓寡婦等。 《化民新新》會對這一些項目特別注重,傳遞出這群受過儒家教育的士紳,希望透過對個人的修心養性,以及對家族制度的維護,以達到穩定社會的治鄉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