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百年前鸞書《化民新新》之社會關懷與道德規範

《化民新新》為今日新竹縣芎林鄉文林閣所著鸞書。是台灣早期的鸞書,目的在於勸善懲惡,以神明降筆(扶鸞)方式完成,全書收錄七十六篇故事,內容以善惡報應為主軸,宣揚忠孝節義思想,極具社會關懷與道德規範,配合成書後的宣講,其通俗性與時效性,對當時的庶民行為,可發生一定的制約作用。 《化民新新》分屬「仁字」、「義字」、「禮字」、「智字」、「信字」五部,從其分類中,可看出所欲宣揚之理念,與儒家思想完全一致;其內容分析,可按善行、惡行作分類,其中善行主要是獎勵社會救濟、公共建設、興學。惡行主要是勸戒淫亂、家庭失和、侵占、欺壓寡婦等。 《化民新新》會對這一些項目特別注重,傳遞出這群受過儒家教育的士紳,希望透過對個人的修心養性,以及對家族制度的維護,以達到穩定社會的治鄉理念。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戴淑珍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5/1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