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隘地區之寺廟楹聯

楹聯,俗稱對聯,又稱楹貼,通常書寫或勒刻於門壁、楹柱上。傳統寺廟中,楹聯為不可缺少的文字裝飾,其的文字所表現的內涵,常常是寺廟崇祀神明神靈具體化之展現,在楹聯的文字間可以看到信徒心中的企盼與感情,因此,一幅楹聯,不僅是信仰的見證,更是社區文化的反應、歷史片段的呈現。 大隘地區分屬新竹縣北埔、峨眉、寶山三鄉,是新竹縣內開發較晚的地區,它們之間有著高度的同質性,在地形上,是一個完整的丘陵區;在拓墾過程中,大致同屬清代「金廣福」墾隘組織所拓墾完成,因而有「大隘三庄」之稱。 北埔、峨眉、寶山三鄉完成寺廟登記者共有三十六座,就寺廟調查及抄錄的楹聯,筆者依其文字長短、文意內涵、文學之美三項作歸納和分析。 大隘地區的寺廟群中楹聯常用對偶方式,以鑲嵌的崁字對最多也最具特色。崁字對不論是崁廟名、祀神名、所在地名、轄境,甚至歷史上建立豐功偉業的陳跡,都將信眾與時空拉在一起,緬懷與開創交織,平凡無奇的名稱即賦予歷史文化上的意義。崁字對以特定名稱為「冠首」的詩作,具有功能性宣示性質外,顏色對、方位對、數字對的運用也很豐富,讓原來寺廟神境莊嚴肅穆的神聖氣氛,增添活潑生動的色彩與氣息。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何美慧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5/1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