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昔時新竹城的迎花燈與拼花燈

大正十三年(1924)修建新竹都城隍廟工程興工,由北門士紳鄭肇基發起,公推其擔任主任委員加以大修,至大正十五年(1926)歷時三年竣工。翌年循例舉行修廟醮事(大拜拜),連續三年,都城隍信眾地區,熱鬧異常,迨至第四、五、六年以後,未有此活動,廟方管理人鄭肇基蒐集眾人意見,提議於第七年(1932)開始,在農曆正月十五日以後至二月二日以前,舉行迎花燈,俾資熱鬧市街,活絡商機,分由東、西、南、北區,分別舉行。如北區由「新樂軒」,南區由「同樂軒」,西區由「振樂軒」、東區則闕如,屆時花燈遊行之陣頭,當由各該區之子弟團擔當。 迎花燈,並非只有陣頭敲鑼打鼓而已,所有展出之花燈,比創意,比手藝,爭奇鬥艷,花樣百出。雖說大家來迎花燈,但逐漸變成為拼花燈,即每年例行之花燈行列之最後壹台之藝閣,訂定一個主題,作諷刺對方之知名人物,使之受了刺激以後,不久或明年能夠跳出來,裝一藝閣及諷刺,這樣方法,雙方亦曾在廟方約定,不能出口傷人,更不應暴力相向,意在使用激將法,吸引觀眾,看看有何怪招奇術施展出來。 台灣光復後,已未有當年新竹城之迎花燈與拼花燈活動,沉寂多年業已不復見。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謝水森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5/1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