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鐵板十八暝的由來-國民記憶庫

此影片為大壯文化事業執行《103年度國民記憶庫計畫》所拍攝。林俊惠曾任金板境天后宮廟委會主委,據他表示,早年鐵板村在元宵時節所舉辦的擺暝活動,因宗族不同選擇在不同時間辦理。鐵板村宗族的來源可分數支,宗族勢力較大的為嶺南陳氏家族,早年正月十五的擺暝多由他們辦理,連江籍的就安排在十四,其餘姓氏則安排在十三。因分成三個晚上進行擺暝又各自結束,少了凝聚感,遂借鏡山隴二十二暝的模式,由鐵板村民共同討論獲得決議,再請示神明,最終形成共同於正月十八晚擺暝、繞境祈福,十九晚食福。林俊惠在講述故事中不僅談到鐵板村十八暝的由來,也講述這個整合人力資源並凝聚村民感情的擺暝活動以及鐵板擺暝的特別之處。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大壯文化事業(2014)。執行成果。103年度國民記憶庫成果報告(頁2-25),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創作者
    大壯文化事業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5/03/18
  • 媒體類型
    影片
  • 地點
    拍攝地點
    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2-2號 (119.9274265, 26.141103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