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從社區營造到社區學院   

許多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技巧源自日本的「造街運動」和美國的「參與式規劃」,但是美國與日本在推動社會改革時不需要面對像臺灣歷史悠久的移民情節。社區營造最終的目標是人的價值與意識型態的再造,例如德國環保團體在媒體上呼籲,就足以讓全國都充分回應,反應其動員能力跟民眾對公共議題回應的積極,在這樣的國家公共危害才有可能迅速解決。反觀台灣少有人主動或被動的回應公益團體的呼籲,在台灣這正是社區營造的困境。社區營造的目的是要協助民眾克服對公共事務的冷漠疏離,將自己組織起來以便推動非營利、非自利的公共事務。社區學院的理念訴求目標是人的教育,偏重在價值觀和意識型態的反省,另一方面它的教育目標集中在培養公民意識和人格教育。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彭明輝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8/04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