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報告 新竹市在三年前被文建會選為「以縣市為層級」從事「社區總體營造」的全市性工作,成為當年除宜蘭之外,全國第二個全面推展社區工作的城市。 三年來,新竹市以每年挑選幾個社區作為「試點社區」的方式,期許由點到線到面的方式推廣,因此,陸續在這個政策實施社區總體營造的社區計有: 第一年:舊杜,虎林、國家大第社區 第二年:舊社、虎林、金山面、大湖 第三年:舊社、虎林、金山面、大湖、古賢、北門大街 原則上,每一個試點社區都有連續營造三年的機會。 而為了整理、彙整、分析和檢討三年來新竹市整體的社區政策、試點社區經驗與營造的基點,本專輯收集了從理論到實務,政策到落實,遍及各試點社區的專論,期能在三年的此時,提供一系列反省的機制,讓社區工作者與關心新竹市社區發展的朋友能夠停下來,想一想。 系列的安排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為綜合觀點,分別由清大李丁讚教授和彭明輝教授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實施所將碰到的問題和可能的出路;第二部分為試點社區面面觀,其中包括金山面社區吳慶杰里長營造經驗及社區工作者陳板著墨整個營造過程中最大的社區關鍵問題「園區水污染」的處理,反應出社區工作在社區面臨重大公共事務的樣態;曾繡雅娓娓道來舊社社區三年來專業團隊切入社區的方法與各項經驗,林宗弘則進一步就舊社的社區經驗衍伸反省社區營造的可能與不可能;虎林里里長陳來進談舊虎林國小是如何在社區營造的方法下「活」過來的,陳俊媛進一步以一個專業團隊的觀點討論營造過程和面臨的困境;營造「大湖」和「北門大街」的楊文全,則從「權力」的觀點出發檢討專業團隊的角色扮演問題;最後,新竹市社區營造文化中心承辦人陳淑惠報告了文化中心的這幾年來的工作歷程和思考……… 社區工作因為是一個「造人」的工作,所以如教育一般是一個「百年大計」,基本上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戰鬥,而且過程勝於結果的大工程,因此,一方面在裋裋的三年內,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另一方面更不能以這麼短的時間就想斷然診斷整體施行成果,那會讓人看不清狀況。所以希望本專輯所提出的任何檢討,只為提供大夥未來繼續在社區工作打拼的參考,除了累積經驗之外,更是整理,因此希望讀者能將這個階段的論證後面打個逗號,而不是句號。 當然,若有讀者閱讀完本專輯後,願意加入社區營造這個大工程,才是本專輯最大的貢獻! 曾繡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