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坵島撤軍

本條目圖片為林保寶拍攝,收錄於《牆上烽火》一書。

大坵島位於連江縣北竿鄉,過去為鄉內七村八澳之一村,以漁業為生,與北竿島橋仔村聯繫渡口。1970年大坵島有49戶人家、280位村民,設有大坵村公所及塘岐國校大坵分校等公家機關。1980年大量居民遷台後,官兵興建的大坵分校荒廢,教室變成軍隊規劃養雞鴨鴿的大坵農場,開闢六十多畦地,耕地總面積達一公頃,種植蔬果種類16種以上,當運補不足時,軍隊自種蔬菜可自給自足,也培養島上士兵閒暇時的休閒方式。

大坵島上自給式的小型農業,提供島民應變救急的糧食來源。 1990年最後一戶村民陳金官先生一家遷至北竿橋仔村後,大坵島上變成只有軍官駐守的島嶼。1998年8月15日駐守大坵的加強排撤離,連江縣農業改良場三民畜牧場決定撲殺梅花鹿,陸軍馬祖防衛司令部北高指揮部政戰主任王總鎮協調將13頭梅花鹿至大坵島放養。大坵撤軍之後,北高指揮部持續每星期一周至少兩次派兵到大坵實施搜索及環境衛生工作,大坵島變成無人居住的島嶼,只剩梅花鹿。

今日,牆壁傾頹的公所標語遺跡,軍方指示輾轉野放的梅花鹿,近年來成為大坵島主要地景,這些地景的形成,都是大坵居民的遷住史、大坵軍方的駐紮管理政策,密不可分。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橋仔村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林保寶(2000)。牆上烽火。新北市:博揚文化。
  • 時間迄
    民國/戰後時期
  • 地點-緯度
    26.2245753
  • 地點-經度
    119.9982607
  • 地點-名稱
    大坵島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點
    連江縣橋仔村 (119.9982607, 26.224575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