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莒光西莒中正門

中正門位於連江縣莒光鄉西莒島青帆港,因為1950年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的進駐開始建設。

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有嚴密的組織系統,旗下少年成功連隊是一批十五、六歲的少年隊員,他們於青蕃港建城牆,向東達棋盤谷險峻峭壁處,向西一直蓋到澳仔。澳仔乃艋寮之地,位於青蕃港口的左側,城門稱成功門,後改稱中正門。中正門在指揮官謝抗建、鄉長陳樂團1986年任內整建成今日外觀。在填海造陸前,所有國軍與居民的人員運補物資,都從中正門搶灘上岸,現今面對門後的枕戈待旦標語右側,仍留有候船室的遺跡,與中正門今日都屬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青帆漁港安檢所管理。 西莒青帆港中正門上原有精神標語「打倒蘇俄鬼子,活捉朱毛漢奸」,後來因參謀總長羅本立提出「忠誠、團結、風氣、效率」之新精神口號而更換。因為青帆港地勢低窪,大漲潮時潮水會淹過中正門屋簷,當時西莒港口連輔導長黃國維與連上官兵先一起研究出新式標語製法,將寫好字體放大投影至適當大小,拉出中正門水平線與各字體間相關位置,在用粉筆描繪字體於牆上,最後上油漆,再利用退潮時搭出六層鷹架,於1999年6月完成。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連江縣莒光鄉中正門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5.968382
  • 所在地-經度
    119.93607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林金炎(2006)。歷代軍事(防務篇)。載於林金炎(編),莒光鄉志。2018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chukuang.gov.tw/Bio/history8.htm/;林保寶(2000)。牆上烽火(頁92、121)。新北市:博揚;好多樣文化工作室(2016)。關係人主題日-回返東海部隊駐紮地。紮根與連結 馬祖戰地文化遺產記憶樹計畫成果報告書(頁155-184)。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5.96838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19.9360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連江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莒光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中正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